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 林景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和关键。阅读既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语言活动。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为切入点,把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并运用思维导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导图;阅读能力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en在脑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思维导图(Mind Map)。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将思维痕迹通过简洁清晰的图形进行可视性表达,形成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种科学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助于思维的扩展和深入,而且有利于学习者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整合知识。[3]

思维导图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即对整体的准确把握应建立在对各个部分的认识基础上。[2]思维导图是由“整体中心”出发,延伸到“部分四周”,采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主题的关系通过分支和色彩立体呈现,让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事物关键。同时思维导图也反映了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结构的理论,能充分调动左右脑强大的信息加工功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对所输入的知识按照层级进行选择和加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使其学习方法多元化,提升其思维能力,对阅读材料深层理解和评价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应用与分析

这里以人教版第六模块Unit 4 Global warming的阅读课文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为例,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中心话题是全球变暖,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阅读课”,是《关爱地球》杂志编辑Sophie Armstrong发表的一篇文章,探讨全球变暖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本篇文章共609词(含标题)。

2.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高二学生,教学设计应与高二学生应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以及这个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应设计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语言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围绕主题构建总体框架。

(2)理解作者评述部分及作者的视角和观点。

(3)在集体阅读活动中与其他读者就其个体阅读体验进行双向动态交流。

4.教学重难点

(1)查找文本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进行逻辑推理和总结,培养思维能力。

5.教学过程

Step 1: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 师生相互问好。授课教师提示本节课将阅读一篇杂志文章, 要求学生在第一段中查

找作者及文章主要内容。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xxx

图 1

(2) 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浅层信息,回答Who、Where和What的问题,同时通过齐声朗读第一段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概要和相关背景,并预测正文的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完成浅层次信息查找任务,检查学生对文本背景部分的掌握情况,培养语篇预测能力。

Step 2: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except the last paragraph.

a.让学生用彩纸覆盖结尾段,并告诉学生这一段是结论,也是写作目的。要求学生在第一遍阅读后,对文章总体框架进行搭建,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xxx

b.用课件呈现文中的两张图表,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描述图表的意思。

xxx

图3

c.要求学生重新阅读2-5段,找出全球变暖的原因。

xxx

                图4

将生词(random; phenomenon; subscribe to; quantities of; tend; result in; trend; catastrophe; be opposed to; consequence)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让学生猜测其语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d.要求学生重新阅读第6段,找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及理由,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xxx

图5

这一环节都是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形式开展。通过查找细节,完成一系列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本篇文章脉络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分析完全球变暖的原因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查找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不同态度,并提供理由。与此同时,将生词设计在问题中引出,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和语篇。教师边读边解释,用熟悉的词汇进行替换,使高级词汇在语境中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为整体阅读理解扫清了障碍。另外,在课件设计中,授课教师将Dr Foster 和Dr Hambley的头像截取下来并配上语音独白信息,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趣味性,还培养听力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e.教师以信息递减的方式引导学生复述。

第一步:学生根据提示信息概括本文的整体情况。(见图6)

xxx

图6

第二步:减少提示信息,让学生进行复述 ( 见图7)。

Retell the facts and different attitudes

Agreement

 Disagreement

 Undoubtedly, owing to _______ instead of ___________,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ll scientists are in favor of the view that_____________, the temperature is increasing.

All scientists also agree that this increase in carbon dioxi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one thing, Dr Foster thinks that it would cause _______, including floods, droughts, ________, _________, serious diseases and ___________.

For another, Dr Hambley is ________ the view and states that it will be ______________. He adds that actually more carbon dioxide ______________, which will make __________________.

图7

第三步:进一步减少信息 ( 见图8),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Retell the facts and different attitudes

Agreement

Disagreement

Undoubtedly,_____________,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ll scientists are in favor of the view that_____________.

All scientists also agre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one thing, Dr Foster think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another, Dr Hambl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state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

本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内化和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递减的操练方式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内化文本信息,为后面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和信息储备。

Step 3: Read the last paragraph.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预测作者对全球变暖的观点和看法。之后,让学生揭开覆盖在结尾段上的彩纸,阅读作者的个人评述部分,归纳观点并理解生词。然后,授课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接下来,教师就“Does that mean we should do nothing ? Or, are the risks too great ?”这个问题展开问答,弄清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是呼吁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各小组发表意见后,教师给予恰当评价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由展开个性化的合理想象,不受作者观点先入为主的影响,然后通过阅读文章结尾段,转换视角,顺着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Step 4: Homework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活动:Write a 100-word paragraph to suggest what we should do about global warming.要求学生先画出思维导图,然后再谋篇布局。

布置家庭作业环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实现本课所学知识的迁徙,学生用阅读中习得的

语言去构建与主题相关的个人观点,不但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而且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 打下铺垫。

三、分析与讨论

1. 借助思维导图有效实现了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相互促进

阅读课堂教学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能解读、阐释和批判语篇意义,有效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感知和理解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用能力。授课教师以探索写作意图为主线,让学生分别对语篇中的背景、事实观点和作者评述三个界限清晰又密不可分的部分进行阅读,然后通过整体阅读和语篇评析,把思维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语言上。

2. 借助思维导图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知识不是教授的,而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交流互动,在同化顺应中自我建构的。首

先,整节课授课教师都要求学生以同伴合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文本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人人动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强化。其次,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序列化建构,有助于形成结构化知识,为后续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和信息储备,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性。再次,采用遮盖文本的办法,让学生先自我预测,而后自己去验证预测,跳出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框架,颇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有助于思维的培养。授课教师对文本深入挖掘和拓展的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生成性学习这一理念。课后作业也是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知识的内化和产出,学会用阅读中习得的语言去构建与主题相关的个人观点。

参考文献:

[1]马武林,陈珏.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J].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8(3):55-58

[2] 朱楠.思维导图分析法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江苏科技信息,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