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感觉看教育只会看走眼

《中国教育报》2016.12.5

          中国的孩子负担太重,美国的孩子学业很轻松;亚洲的妈妈多是“虎妈”,美国的妈妈多是“猫妈”;中国的教育太应试,英国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北欧国家的九年教育一贯制更符合教育规律,其他国家该推广这种教育模式……谈及教育,很多人似乎门儿清,说得头头是道,所得出的结论听起来颇有见地,赢得不少共识。

       然而,这些结论都靠谱吗?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一些外媒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的家长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刚满3岁就开始请家教。英国家长也很拼,越来越早地高薪请起家教。伦敦私人家教服务协会主任就表示:“很多学校依靠入学考试选拔学生,每到年末,聘请家教的家庭就大幅增多。以前都是5岁的孩子请,现在不少三四岁的孩子也成了我们的学生。”

       如此现实,可能让那些门儿清的论者大跌眼镜,梦想碎了一地。实际上,若不是出于实地考察或科学考证,只是拍脑袋想当然,或者凭感觉得来的结论,往往经不住推敲,只能自污颜面。而这种想当然或全凭经验判断的习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刻板印象。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格林瓦尔德就如此解读:我们常常怀有内隐的、无法轻易自我识别的刻板印象,它会不经意间影响我们对某一特殊社会事物的看法。

       刻板印象虽然有一定的作用,如迅速了解某事物的大概情况,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但也容易产生认知上的错误,妨碍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相对而言,在教育领域,这种刻板印象尤为明显。以“虎妈”为例,这真的是亚洲妈妈或亚裔母亲的独有特征吗?美国就没有“虎妈”吗?日前,有教育媒体以《近距离看美国基础教育》为题,报道了中国留学妈妈的真实感受——“其实,在波士顿郊区这些好学区,‘虎妈’是不分肤色的,‘虎娃’也随处可见。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与国内相比毫不逊色,有时候可能更甚”。此种观感有违许多人的一贯认知,但也许更接近教育的真实。

       对于真实的美国教育,人大附中原副校长肖远骑也以亲身经历为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学校只是表面轻松。谁要是认为美国开放自由的教育模式,是放纵学生,是让学生有机会偷懒耍滑和投机取巧,那就错了。美国学校对孩子们高强度吃苦精神的训练,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受刻板印象的无形驱使,我们看待外国教育常会犯错误,那么看待身边的教育现象就都没问题吗?据媒体报道,针对“教师家庭是更容易还是更不容易培养优秀人才”这一问题,北大一位教授曾对70位优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0%—80%的学生来自教师家庭。由此,该教授得出结论,“看来教师家庭更容易培养人才,家长从小学阶段起,很早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使之成为比较固定的行动,能促进孩子后期的发展”。事实果真如此吗?也许教师家庭的孩子更乖,学习成绩更好,但坦率地讲,由于该样本量过小,且缺乏横向对比和纵向跟踪,并不能真正得出正确结论。

       经验之谈也好,刻板印象也罢,最大的症结就是易以偏概全,忽视个体差异,这对教育而言尤其“致命”。因为教育从来不是只关注多数的概率统计,而是关注个体成长的艺术。从这种角度看,刻板印象看似有效,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大面,实则充满谬误。而且,时代在变,教育也在变,新事物层出不穷,都对教育产生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再凭感觉去看教育问题,只会看走眼。

       这个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以探索的心态走向未知。就像一位专家所说的,中美教育都在路上。既然都在路上,我们更要怀着谦虚的心态,以理性的眼光看教育,这样或许才能多些真见解,少些假共识。   

 

                                                                                              (张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