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时代”悄然来临

在厦就能“上”世界顶级名校

东南网 发布时间:2013-10-9 8:32:27

  近日,在著名的“慕课”平台edX网站上,批量出现了国内包括北大、清华等多所名校的课程,随着这些课程向全球网民开放注册,中国高等教育的“慕课时代”也悄然来临。“慕课”是英文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MOOC的拟音,是“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简称,它有别于高校原有的视频公开课,以“微课程”的形式授课,在“慕课”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提问题、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如今,“慕课”的影响波及国内在校大学生。虽然厦门目前尚未有高校正式签约加入“慕课”,但在厦门高校,也出现了“Moocer”(慕课人)。

  分割成小块的“慕课”像游戏

  厦门一高校大四学生林兴源开始接触“慕课”,是因为豆瓣(大型社区网络)。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兴源成了豆瓣公开课教室小组成员,而后,他便很快被“慕课”的魅力所吸引,并自诩为“Moocer”。

  林兴源说,“慕课”资料中大部分是原汁原味的海外名校公开课,主讲人都是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课程质量是一流的,看视频就像在家上世界顶尖名校一样。”

  把视频放上网并不新奇,林兴源说,“慕课”的特殊之处在于,“视频都被分割成小块,最短的一两分钟,一般是三五分钟,最长的也不过十几二十分钟。观看视频时,中途会跳出一个小问题,只有答对了,课程才继续,就像玩游戏一样。课上完了,还有作业,作业有截止期限,迟交的作业分数要打折扣,迟交太久就没学分。许多课都有结业考试,考完还能拿证书。”

  此外,“慕课”上的每一门课都有一个相应论坛,可以和选修的同学探讨课程相关内容。

  在厦就能“上”世界顶级名校

  数据显示,在国内,正式签约加盟“慕课”的高校已达87所,其中包括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中国式慕课”已覆盖300万在校学生。

  但在厦门,高校尚未正式入驻“慕课”,校方虽还按兵不动,但像林兴源这样的“Moocer”却已十分活跃,尽管队伍还相对单薄。

  厦大学生小陈在果壳网上,因为修了“慕课”的一门心理课,拥有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万多名同学。他说,在此之前还觉得名校课程遥不可及,一转眼,他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有别于国内的公开课讲授及学习方式。“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收纳了来自全球的优秀课程,供我们学习、品味和感受。而且想上什么课,什么时候上,都可以自主选择。”小陈觉得,更重要的是,“慕课”因为有了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使学生在线上课获得了更多提问、交流机会。

  因此,“‘慕课’常常能让我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思考问题的差异。”

  全英文授课阻碍“慕课”普及

  厦门某高校黄同学是个刚接触“慕课”的大三学生。几天前,她通过一个礼仪课程学会了几句简单的日语。“上‘慕课’全凭个人兴趣,像我这样比较‘不务正业’的人,就只喜欢听这些好玩的课。”黄同学自我调侃着。

  其实,在“慕课”的课程里,像黄同学这样“蜻蜓点水式听课”或“未到中途就辍学”的人比比皆是。有数据统计,国内“慕课”学习者的课程完成率(拿到课程证书)大概只有5%。

  而导致“慕课”辍学率高达95%的原因,除了学习者上课的随意性外,也与“慕课”自身的资源限制有关。

  林兴源说,尽管国内已有许多高校加盟“慕课”,但“慕课”目前还是以英文授课为主,这在无形中把英语不过关的学习者拒之门外。其次,修完“慕课”课程,即使拿到了证书,对大学生修校内学分没有任何帮助,对未来社会求职更没有帮助,这就要求慕课人必须摒弃功利心学习,“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能坚持”?

  教育体制导致“慕课”小众化

  如今,“慕课”大举登陆国内的阵仗已被大众所瞩目。有关“慕课”冲击传统教育等问题的讨论也已不绝于耳,有声音认为,“慕课”在国内高校上线,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面临检验,“慕课”或将颠覆传统教育。

  而从一名最平凡的亲历者出发,在厦大小陈看来,尽管“慕课”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与真实的大学课堂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距离和差别。

  比如说,“在学校的课堂上,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得到老师最有针对性的回答,直接互动交流,但在‘慕课’上,就算我们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问题的答案,但却无法让思想碰撞出火花。”

  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及就业环境状态下,中国在校大学生选择“慕课”的不可能占大多数,部分学生可能开始有些兴趣,但能坚持学完课程的人很少。“原因很简单,很多学生上名校,注重的未必是上什么课,而是拿一张什么样的文凭,用人单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