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反思
发表时间:2013-08-28   来源:中国文明网

  据【新民晚报•新民网】报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本月2日在央视科教频道首播,节目播出6小时后,其微博话题登顶电视节目排名的第一位。两周之后,节目又成功杀进央视一套晚间时段。这档制作经费仅为《中国好声音》10%的非明星类电视节目,在今夏的综艺拼杀中突出重围,成功唤起了电视观众对汉字的热情,而现在很多人往往提笔就忘字。

  继跳水类、相亲类等娱乐节目之后,歌唱选秀类节目又遍地开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占满各大卫视频道。遍地的娱乐风让广大观众觉得百无新鲜感、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只是复制、拷贝的娱乐节目更是令人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然而,本月在央视科教频道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节目,却吹来一股文化风,为电视节目注入新鲜血液,不仅一定程度上拯救电视文化回归,而且弘扬了中国传统博大的汉字文化精神和魅力。

  这档无大牌明星、低制作经费、纯汉字文化的节目它的独特妙招在哪里?“特别”在哪里?

  首先,在于它的创新新颖,别具一格,将文化和娱乐相容。

  《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知识性远远大于娱乐性。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集全国各地识字最多的青少年和文化名人于一堂,纯知识的交流、文化的碰撞,营造了一种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汉字的听写过程中形成的紧张氛围、带有强烈悬念感的戏剧性、精彩的成功和令人扼腕的失利,同样具有超强的愉悦大众的娱乐功能,将文化和娱乐相包容。不只是单纯的为娱乐而娱乐,更是“寓学于娱”,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增长文化。独特的文化元素魅力是不同于其它娱乐节目的一大关键亮点。

  其次,奇在它具有文化担当和社会使命感,汉字节目打破以往“肤浅娱乐”的审美疲劳,唤起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忱,承担起文化滋润的惠民责任。

  在节目中70%的成人未能在听写测试中正确写出“癞蛤蟆”三个字所引发的社会讨论持续发酵。让习惯了键盘时代的人们认识到汉字储备量正在逐渐下降这一严峻的事实。同时,也引起更多人们的反思和加强汉字储备的信心。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重视汉字书写,记住汉字之美,不再提笔忘字。加油!”

  “通过节目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确实很少啊!我要重拾我的课本.加油啊!”

  微博上这样积极学习的评论越来越多,掀起一股学习的浪潮,传递着积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正能量。这对振兴我国汉字文化,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很强的助推作用。以“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为信念,展示了汉字书写的魅力。宣扬着“一笔一划写字,一心一意做人”,学写字,学做人的真谛。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带来的文化反省的热情让人震惊,更让人鼓舞。这反映出观众对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太少,对有内涵有深度文化节目的需求见长的新态势。然而作为电视人,不妨受此启发,在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上下功夫。用符合电视规律的合理合情和富于创意的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文化之美,就一定能在弘扬民族文化和谋求商业价值上寻找到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