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中科院“新科”院士新特点

                                                                     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2-10 9:05:25

        近年来,我国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受到科技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9日,随着51位新院士的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727人。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体现了我国院士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当选院士整体更加年轻化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更加关注提携一线中青年科技骨干。新当选的51名院士平均年龄52.6岁,为院士增选规范化以来最年轻的一次。

  在当选院士中,60岁及以下43名,占84.3%。其中50岁及以下有29名,占全部当选院士的一半以上。41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是本次当选的年龄最轻的院士,他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曾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等。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留学人才引进力度。今年新当选中科院院士中,改革开放以后留学回国的占近90%,表明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国科技界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在我国,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数量短缺,院士队伍中女科学家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今年,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俐娜成为唯一一名当选院士的女性,她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生于1940年的她也是此次4名70岁以上的新当选院士之一。

  院士增选“宁缺毋滥”

  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一次。在增选工作中,中科院严把入口关,体现了“宁缺毋滥”的原则。

  据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介绍,在今年的增选工作中,对候选人学术质量要求更高,严格按照院士章程中规定的“创造性”、“系统性”和“实际贡献”的要求,严格坚持院士学术标准,在评审时强调将讨论焦点集中到学术内涵和真正贡献上,而不是论文和获奖数目。

  学风道德是院士标准的重要方面。在此次增选中,中科院严把学风道德关,各学部严格考察候选人学风道德,并全面负责任地介绍给全体院士,进一步修改了承诺书的内容,强调院士自律和对社会、学部所承担的责任。

  为了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公正公平,中科院要求广大院士在增选过程中,要坚决排除外界干扰,抵制不正之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并坚持一视同仁,对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具有不同学术经历的所有候选人,都按照同样的院士标准评审把关。

  新当选院士公开承诺严格自律

  院士是终身荣誉,一举一动都受到同行和社会的关注。今年,中科院新当选院士们首次在领取院士证书的同时,现场签署承诺书,对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做出公开郑重承诺。这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新当选院士要深刻认识到院士是科技界的普通一员,要恪守科学家的本分,永不懈怠、永不自满,争取不断取得新的创新成果。他强调,新当选院士要切实发挥明德楷模作用,要大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承担学术兼职要量力而行,参加社会活动要谦虚谨慎。

  新当选院士们在签署承诺书后都表示,要认真履行院士的义务和权利,严格自律,把当选院士作为自己学术生涯新的起点,继续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积极参加学部活动,在决策咨询、学术引领、明德楷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贡献,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